“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进行时——2021年中央、省级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月10日,为期3天的“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进行时——2021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大安行”活动正式启动。20余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走进自贡市大安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解码近年来
3月10日,为期3天的“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进行时——2021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大安行”活动正式启动。20余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走进自贡市大安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解码近年来大安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特色和经验。
步入7000平方米的大安区政务服务大厅,行政审批、社保、医保、就业、税务、户籍办理、民营经济服务、综合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九大区域布局清晰有序。“我们共有204个标准窗口,入驻单位14个,进驻事项565项,以打造中国西部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为全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政务服务大厅负责人如是说。
2020年以来,大安区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履行政务赋能,以“三到位”推进“一窗兑现”,实现从窗口受理到部门审批、资金兑付再提速。此外,在全省率先将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开展百名干部助企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提质效,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争创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建设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大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走进乡村,近年来,大安区大力推动26个贫困村摘帽“换新颜”,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大范围推进的背景下,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全面推行“三清两建一公开”,以此引领和支撑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盘活集体资产,在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和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助力大安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2019年,黄桷村认真组织实施“三清两建一公开”工作,积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贫困户的红卫种养殖专合社和以全体村民为成员的经济联合社,引进立华肉鸡养殖和发展柑橘种植等项目。“产业带动村民就业,每个月村民能有3千余元的收入。”何市镇黄桷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蒋仁利介绍。
“养好一只鸡”, 发展跑山鸡生态土鸡蛋项目,曾经的贫困村新建村走出了一条独有的致富道路。
村支书胡波说,主打生态土鸡蛋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发展特色优势,不断拓展市场,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盐优集”优化配送方式。目前,“初新”鸡蛋从去年5月正式投产到现在已售出15万枚。在大安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关键时期,胡波思路十分清晰,他表示新建村摘掉贫困帽子只是第一步,巩固成果不返贫才是重点。“未来就是继续开展三清两建一公开,把这几个项目发展得更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瓦高村,一个仅有3.6平方公里的小村子,2014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短短几年,通过以“党支部+专合社+职业经理人+贫困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形式,发展壮大肉鸡和核桃两大主导产业。全村89户贫困户280人入股专合社,让贫困户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截至2018年底,全村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贫困村摘帽。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自贡素有“千年盐都、中国灯城、恐龙之乡、美食之府”的美誉,观之美,必到大安。近年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心指导和自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市级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大安区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首位产业,主动融入全省文旅发展“一核五带”总体布局,紧扣自贡市委赋予大安突出盐都文旅特色,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全新定位,深度挖掘文旅资源,大力培育文旅产业,精心塑造文旅品牌,集聚“盐龙灯美食”四张名片,全面提升服务环境,名县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文旅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自贡灯会经过不断创新,形成了规模宏大、构思独特、制作精巧、色彩斑斓的艺术特色,焕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逐渐成为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大安区引入华侨城集团投资300亿元建成的中华彩灯大世界,自2019年春节成为自贡灯会办展新址后,单日最大游客接待量增至8万人次。去年11月18日,中华彩灯大世界成功获选“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彰显了“中国灯城”的璀璨魅力。
大安区作为自贡文旅资源的核心承载区,闻名世界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就坐落于大安区大山铺镇。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和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馆藏的恐龙化石标本囊括了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文章来源:《旅游与摄影》 网址: http://www.lyysyzz.cn/zonghexinwen/2021/0313/1046.html